【摘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建设有高职特色的学校文化,提升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强化职业精神培养对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并不断实践和创新特色学校文化,以优秀校友邓建军为学习榜样,将“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的邓建军精神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将学校文化与优秀企业文化相结合,与学生的素质教育相结合,与学生的能力培养相结合。树立现代职教体系下的人才观、质量观和课程观,在课程建设和教学全过程不断渗透特色学校文化,在学校文化建设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上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创新之路。
【关键词】特色学校文化;三个结合;课程建设;人才培养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 号)(以下简称《决定》)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中明确指出,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1]《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推进活动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要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重点培养敬业守信、精益求精、勤勉尽责等职业精神。”[2]高职院校应该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严格遵照《决定》要求,把握高职院校的最新功能定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把学校文化的发展确立为高职院校社会责任的重要使命,增强高职院校的文化自信,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学校文化,坚持立德与树人并重,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技术技能人才,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和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切实需要[3]。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在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同时,努力进行学校文化建设探索,以优秀校友邓建军为学习榜样,将“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的邓建军精神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将学校文化与优秀企业文化相结合,与学生的素质教育相结合,与学生的能力培养相结合。不断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深入推进产教融合,通过企业锻炼夯实双师队伍素质,将职业技能历练与职业精神培育高度统一, 树立现代职教体系下的人才观、质量观和课程观。在课程建设和教学全过程不断渗透学校文化,保证学生更好成才,在强化为社会发展育人的同时,对新时期学院内涵式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培育本土特色学校文化,增强高职院校文化自信
(一)“特色学校文化”概念界定
“特色”指所“修饰的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和形式,也是由该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并且是该事物所独有的,具有极强的辨识特征。学校文化是各级各类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特殊文化,从广义角度理解,“体现的是社会背景下以学校为地理环境圈,由全体师生在学校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 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精神、行为准则及其规章制度、行为方式、物质设施等的一种整合和结晶,其最高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发展,本身就是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学校文化实质上是一种德育隐性课程,通过学校文化对学生进行道德熏陶, 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道德规范,实现道德成长。”[4]本文论及的特色学校文化,是指具有地域和行业特点,兼具职业教育“跨界性”特征,又异于普通本科教育类型的学校文化形式,且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学校文化。
(二)特色学校文化的重要作用
高职院校招生改革的多元化,促进了各地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的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但不可否认的是,高职学生入学时不乏有带着失败者心态走进校园的,高考的所谓失意和矮人一等的复杂心态使他们“郁郁不得志”。为了使他们重新找回自信,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丰富学校特色文化,进行榜样引领和文化熏陶是十分重要的。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不断挖掘文化积淀,汲取历史、行业、社会等多方面的积极因素,通过梳理和凝练,找到了文化优势,形成了文化自信,将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标杆优秀校友邓建军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全方位开展“劳模进校园”活动,统筹推进活动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并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上进行了一些积极的实践探索:用学校文化熏陶、滋养每一个师生,培育劳动光荣的职业氛围,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其文化自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特色学校文化的核心内容
邓建军在学校就读和工作岗位上二十多年如一日,不断学习先进的工艺技术,由一名普通的职教学生和企业员工成长为新世纪全国首批七个“能工巧匠”之一,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100 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等多项荣誉称号,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七次受到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亲切接见[5]。邓建军为中国产业工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也成为全国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将邓建军树立为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学习榜样,在校内塑建军像、铺建军路、造建军桥、植建军林,每年举办建军杯专业技能大赛,定期邀请邓建军回母校与师生座谈,营造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的良好文化氛围。我们把邓建军这种“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的精神作为学校特色文化的核心内容, 充分体现了现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更彰显了立德树人,为国家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要求。
二、坚持三个结合,打造高职院校特色学校文化
高职教育是一种独具特色的高等教育类型,“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是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特定要求。因此,高职院校特色学校文化建设务必与优秀的企业文化相结合,与学生的素质教育相结合,与学生的能力培养相结合。
(一)将学校文化与优秀的企业文化相结合
高职教育是跨界教育, 其不仅是教育问题,更是重大民生问题和经济问题。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中高速发展和中高端水平”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双目标”要求,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区域服务能力的提高关系到当前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和长远竞争力提升,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劳动力就业,是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支撑。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之一,培养职业能力是文化之本,锻造职业精神是文化之魂。以我国轻工行业为例,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断涌现。例如海尔公司“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管理观;格力公司“忠诚、友善、勤奋、进取”的格力精神;汇源集团“勤奋、务实、高效、创新”的企业精神以及青岛海景花园酒店“亲情一家人”的企业文化,这些企业特别看重有较强的责任心、敬业精神、诚实守信、踏实肯干、团队合作等良好素质的人才。从以上轻工行业的企业文化特点来看,高职院校学校文化与其具有终极价值的一致性和核心价值的同质性,先进的行业、企业文化可以促进学校文化的内涵提升与外延发展。为了更好地进行特色学校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要_深入理解本行业、本区域相关企业的文化的内涵,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途径,从优秀的企业文化中不断地吸取营养,消化企业文化的精髓,把企业文化对高技能人才职业精神的切实要求作为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过程设计的重要内容,使校企文化对接成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有力措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突破口、深化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强化本土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院校的特色学校文化。让高职学生接受职业精神熏陶, 成为拥有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的岗位精神和职业道德的高素质劳动者。
(二)将学校文化与学生的素质教育相结合
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不同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共同追求的目标。立德和树人同等重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 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受制于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和方法,高职德育往往陷入“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丢就忘、一做就错”的怪圈。为了克服这一困境,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要紧扣立德树人这一主题,除了“两课”教育外,还要根据行业、企业岗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通过课内外、校内外多种形式,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社团活动,将其融入特色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德育教育贵在应用、重在普及、难在养成,我们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强化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使之“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其“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6]“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特色学校文化建设的同时,我们要始终坚持将立德树人育人目标充分融入其中,通过这种“知行合一”的学习和实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立德与树人并举。德是做人的根本,是高职学生立志成才的保障,也是最重要的基本素质。德育为先是高职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也应该成为高职院校特色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高职教育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不仅是区域经济建设和产业提质增效的大军,同时也是党实践社会主义建设最可靠的执政根基,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和“中国梦”蓝图的最坚定的拥护者。“高职教育培养什么人, 如何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是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科学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立德树人”作为各类教育的根本任务写进党的教育方针,其他系列文件也体现了这一根本要求,揭示了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突出地位,进一步丰富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深刻内涵。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这是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前提和保证。德才兼备的高职人才是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基础,是重新树立中国行业企业形象、提升中国制造信誉的重要来源,也是“中高端水平”的中国产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人才才会忠诚于企业的发展,才会具有职业道德。
2.强化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统一。高职院校是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也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一环,是我国发展实体经济和促进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支撑。中高端的品质要求促使高职教育必须把提高人才质量作为核心任务,将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精神养成高度融合,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和持续学习能力,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培育尊重知识、崇尚劳动的良好社会风气,这在特色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应予以足够重视。我们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就业导向,“着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7],按高校分类管理的要求,坚持“职业型”发展道路,避免走本科研究性高校学科取向、升学导向的老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夯实“双师型”教师队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育人全过程,深化专业、课程、教材体系改革,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效性,真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7]同时,我们还要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重点培养敬业守信、精益求精、勤勉尽责等职业精神。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抓好实习实训环节,利用学生与社会、岗位实践密切接触的机会,引导学生践行交往礼仪、职业礼仪,增强学生安全意识、纪律意识。深入挖掘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立足本职岗位、增强技能本领、服务区域经济、奉献和谐社会的职业理想,增强对职业理念、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的认识与理解, 增强职业荣誉感,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操守。
3.提升人文素养。以提升生活品质为重点的人文素养教育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也极为重要,应充分体现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过程中。高职教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神圣使命在于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注重知识和技能积累的同时,提升学生心性修养,满足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高职院校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高职院校务必以“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己任,提出新方法,创造新技术,不断超越, 不断创新,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尽可能提供发展的空间以及技术创新的机会,以能力为本位,促进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相处”,做一个真正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文化人,时时处处关注做人做事,在养成良好职业道德的同时,成为一个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三)将学校文化与学生的能力培养相结合
在高职院校特色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还要始终将其与学生的能力培养紧密结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办事,不断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夯实“双师型”教师队伍,将“立德树人”作为高职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个字的切实要求贯穿于高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断深化高职专业、课程、教材体系改革,深入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加大实习实训环节的比重,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效性,提升高职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在培养学生面向第一岗位的职业特定能力的同时,我们还特别关注学生的行业通用能力、跨行业能力和核心能力。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团队合作、与人沟通、自我管理等课程,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邓建军事迹告诉我们,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比能力更重要的是素质,比素质更重要的是道德和觉悟。邓建军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在于他的“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的精神,在这一精神的引领下,造就了他高尚的职业操守和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交流表达能力、数字运算能力、革新创新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我们在“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采用工作过程导向进行立体化课程设计,把培养邓建军精神落实到核心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去,首创高职“两轮一轴”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以‘职业核心能力培训’为轴,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渗透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并将其作为职业核心能力提升的两个滚动的‘车轮’,‘轴轮’联动,以期达到全方位、全过程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目的。”[8]
三、树立现代职教体系下的人才观、质量观和课程观,将特色学校文化全方位渗透课程建设
(一)人才观
随着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文化基础较好的学生进入本科研究型院校学习,而文化基础相对薄弱或其他需要接受职业教育培训的学生群体也有机会进入高职院校,这是国际上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的现象,也确实反映了社会的进步,更是我国现代职教体系不断完善和教育现代化的显著成果。生源素质我们无从选择,也不应该是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相反,这些人恰恰是现代职业教育提升“现代性”功能的重要关注对象,更是提高人才红利的物质基础。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目的是培养人,使之成为合格的劳动者,而不是筛选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就是科学的人才观。高职院校特色学校文化建设在顶层设计层面就要“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发挥职业教育的独特优势,培养文化自信,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角度营造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使之成为特色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质量观
高职院校特色学校文化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人才培养是中心任务,人才培养质量更是检验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一杆秤。“培养什么人, 怎样培养人”,这是高职教育需要考虑的问题。传统上以掌握知识的多少和深浅为标准的质量观,不符合现代高职教育质量要求,“不唯学历凭能力”,拥有“一技之长”,训练有素的“明大德之才”,“其才方能用得其所”,这才是高职教育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质量追求。高职质量观必须以科学的人才观为基础,特别要以满足顾客的需求为前提,在人才培养“设计、生产、检验”等环节共同发力。政府、社会、行业、企业和学生是高职教育服务的顾客,我们应该结合他们的需要,按照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特点和立德树人的目标要求,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现代职业教育质量要求,让我们的学生“爱岗敬业、自强不息”,不仅拥有“高技能”,而且都能“明大德”,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既能达到学校设计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又能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更是特色学校文化建设的终极追求。
(三)课程观
在高职院校特色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不能将文化建设的任务看成是党务和学工层面的事,更不能仅仅局限在第二课堂和学生活动中,应该在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全面贯彻立德树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学校文化影响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在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层面明确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特点的课程理念,以科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为基础,科学高效地指导行动层面的实践活动。课程设计最能体现高职人才培养的价值追求,也是发挥学校文化影响力的重要载体。高职课程是高职院校生产的产品,“课程强则专业强,专业强则学校强”,课程设计和实施是否贯彻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是否坚持现代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这是高职课程建设的基础和前提[9]。就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来看,课程建设是亟待提升的短板,一方面适合高职发展的课程体系还不健全;另一方面,高职特色的学校文化对课程的影响力还不够。高职教育不是让学生置身于学科本位的高深基础知识的学习,也不是补全其自身的知识缺失,而是扬长避短,发挥优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深深扎根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 将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紧密结合,“立德树人,全面育人”,使学生不仅具有一技之长,更拥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为社会和企业所欢迎的职业精神。这样的课程观紧扣特色学校文化建设的要求, 课程设计和实施也能达到现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培养出来的高职学生才能成为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广大高职院校一定要根据学校自身办学特色,不断挖掘学校文化内涵,培养文化自信,将学校文化与优秀的企业文化相结合,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与学生的能力培养相结合, 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以科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为基础,树立正确的高职课程观, 将学校文化渗透到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全过程, 全方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用科学的标准引导教学改革,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从而为实现高职院校学生的成才梦和全民族共同的中国梦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董洪亮,赵婀娜.国务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N].人民日报,2014-06-23.
[2]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EB/OL].http://www.jyb.cn/info/jyzck/201412/t20141204_606422.html,2014-12-04.
[3]杨民,杨立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于和谐文化建设的价值[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24):7.
[4]范德华,赵明.高职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J].思想战线, 2011(37):351-353.
[5]周大农,戚亚光,吴亚萍.邓建军精神的解读与核心能力的构建[J].职教通讯,2009(9):67-68.
[6]郭建宁.核心价值观:社会共识“ 最大公约数”[EB/OL].http://paper.people.com.cn/rmlt/html/2014 -08/20/content_1469322.htm, 2014-08-20.
[7]葛道凯.学习贯彻全国职教会精神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5-7.
[8]檀祝平,胡彩霞.高职院校“两轮一轴”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构建[J].现代教育管理,2014(2):61-64.
[9]周大农.高职课程改革基本观念问题的理论探讨———基于人才观、质量观、课程观的视角[J].职教论坛,2010(33):8-12.
(本文2015年4月发表于《 职教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