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座塑像到一种文化——bat365在线平台网站特色文化打造历程回顾

作者:倪筱荣来源:学校文化研究会发布时间:2024年02月29日点击数:10

一、特色在哪里?学校上下都在冥思苦想

二、一座塑像与下午的阳光

三、一片反对声中,专家组组长一锤定音

四、一筹莫展时想到制订学校文化建设大纲

五、到宣传部做特色文化,各种奖项纷至沓来

六、发现余美芳家庭

七、“人”的一撇一捺与“双轮联动”

八、让学校文化“文本化”

九、十六年岁月的河

邓建军像


2022年6月19日下午,我面对电脑突发奇想:如果百度一下“‘工匠精神培育’和‘感恩知责教育’双轮联动的学校文化”,会是怎样的一种结果?结果就是跳出一行字:“百度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32,000个”。

不管百度的这种“热闹”该如何看待,常州科教城内的bat365在线平台网站,其“工匠精神培育”和“感恩知责教育”双轮联动的学校文化已成洋洋大观,却是个不争的事实。从十六年前校园里卓然而起一座人物塑像,到而今成为“洋洋大观”的一种文化,其过程,时而山重水复疑无路,时而柳暗花明又一村,充满了“转角遇见你”的传奇。这一文化涉及两大标志性人物,随着人物和文化溢出效应的扩大,自然也就成了常州科教城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特色在哪里?全校上下都在冥思苦想

2006年,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bat365在线平台网站的前身)迎来了教育部高职高专办学水平评估。评估只有获得“优秀”,学校才能长足发展;而要获得“优秀”,有一个必要条件:必须递交一份专家认可的办学特色报告。

从中专升格为高职学院仅仅四年,就谈办学特色?学校遇到了绝大多数升格不久的高职学院同样纠结的难题。为了这个难题,全校上下冥思苦想了几个月,不断召开研讨会,莫衷一是。7月初,时任院长周大农召集了七个人,住到了几十公里外的竺山湖某宾馆,自我“禁闭”一周,务必“找出办学特色”,写出一篇特色报告。当时我在管理系任教“中国旅游文化”和“实用公文写作”两门专业课,学报编辑部主任伍学雷向院长推荐,让我成为成员之一。

有位中层干部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了一份“特色报告”,很长,应该有一万五六千字,带到了研讨会上。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讨论,我问什么是特色报告?这才知道这个问题谁也回答不了。

轻工特色、模具特色、教学特色、资源共享特色……多少个“特色”一一被提出,又一一被否定。最后就在已有的这篇报告的基础上,再增加点内容,大家觉得这就是“特色报告”了。我则隐隐感觉这仅仅是一篇学校综合性总结,包罗万象,什么都装了进去,似乎不成其为“特色”。

在这之前,周大农院长痛感学校缺少亮点,提出为当时年仅37岁的杰出校友邓建军塑一座像,塑像将于评估的第一天请评估专家参与揭幕。邓建军在当时已经是全国知名劳模了,时任党委书记杨兴华也十分重视这位毕业生榜样。与此相关,在竺山湖几天的头脑风暴中,时任科技处处长袁峰一直在提一个概念——“邓建军精神”,大家就共同为邓建军精神确定了八个字:“爱岗敬业,自强不息”。

当年的竺山湖,湖广人稀,山野寂静,离开时,我们几个都在怀想:这么一块风水宝地,将会被开发成怎样的一片天地?

二.一座塑像与下午的阳光

大家信心满满等来了预评估专家,专家三句话把我们打懵了:“这是什么特色报告?这是学校工作全面总结而已,看不出特色。”

于是又一轮发动开始了——学校领导再次动员大家寻找、讨论办学特色……此时,离正式评估的时间只剩下两个多月了,用“焦灼”一词形容领导的心情,一点都不为过。

暑假里,所有员工每天加班到晚上9点。我作为特色报告组的成员,院长特批可以在家办公。盛夏季节,那天我坐在家中地板上,看下午的阳光斜照进屋,脑中突然冒出一个概念:“邓建军文化”。我思考能否以邓建军这样一位人物为中心,围绕他构建一种文化,撰写一篇文化建设特色报告?我马上给思政部主任杨湘洪打电话,他说这个很有可能成为一种特色。因为前期思考了很多问题,所以这个报告很快就写成了,题目叫《构建邓建军校园文化》。有一次午餐时遇见杨湘洪老师,他建议改为《构建以邓建军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正式评估时,专家们建议再改两个字,变成《构建以邓建军精神为核心的学校文化》——这是后话)。



时任院长周大农在邓建军像揭幕仪式上讲话


三.一片反对声中,专家组组长一锤定音

初稿出来了,第一次召集有校领导参加的讨论会时,现场我就没听到一句肯定的话语。大家感觉,文中除了邓建军像、邓建军班,以及邓建军曾经回校作过报告确有其事,剩下的一万多字,全是我编的故事——如果这个也能成为我们的“办学特色”,几近荒诞不经。其实我很认可大家的意见,只是我强调一点:对于“邓建军精神”,我们可以采用“六经注我”的方式来确定其内涵,为我所用。

后来我问周大农院长当时为何不表态,他说全校找了半年都没找出个特色,“如果我再否定,你就没有积极性了”——但是他强调,“如果你写的确有其事,肯定是个特色。”我回到办公室,刚刚一同参加讨论会的管理系团委书记邢凯岭凑到我面前,认真端详我,说是要观察一下我心情是否“很沉重”。这一招,让我忍俊不住笑了起来。

评估时间越来越近,评估专家组成员已经公布,党委书记杨兴华带着这篇“文化特色报告”去征求专家组组长的意见。组长看完了,非常惊讶:“我看过一百多所高校的办学特色报告,这是我看到写得最好的特色报告!”

我猜想,听到这个消息,杨书记第一个电话肯定是打给周院长。

专家组组长接着说的一句话就是:“你们支撑材料做得怎么样?”

办学特色报告,是展示过程和成果的报告,而要让专家承认这是“办学特色”,必须有系列的支撑材料,证明你们的确是做了这些事情。我根据自己的理解,罗列了需要补做的大大小小31件事交给杨兴华书记,杨书记转交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张涛落实。张涛副书记雷厉风行,通过学工处、团委、班主任开展与特色文化有关的活动,两个月补做了三年的事情。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为迎接评估所进行的“学生专题研讨”训练。我跟杨湘洪老师担任研讨训练的全校总指导,“邓建军”“邓建军精神”“劳模”自然成了研讨中的关键词。反反复复的研讨训练,把特色文化的氛围渲染得很浓。正式评估时,专家所出的研讨题是“中国制造业·邓建军·我”,最后,我们学生以出色的表现赢得专家喝彩。研讨结束时,研讨训练总负责人、党委副书记张涛兴奋不已,拼命让人给参加研讨的师生拍各种大小团队组合的照片。中午到食堂吃饭,几位现场感受过研讨会精彩过程的校领导,看到我,一个个开心地笑,无一例外。

研讨会消息通过评估专家传到省教育厅,省厅有关领导给校领导发来手机短信:“听说你们学生专题研讨的效果是空前的!”此外,作为特色报告的重要支撑,专家进场之前,“邓建军校园文化研究会”(后改为“邓建军学校文化研究会”)也召开了成立大会。我作为大会“总设计师”,忙前忙后,以至于至今都想不起来——现场那张记录历史的照片,究竟是谁帮忙拍下的?

其实对于我来说,肩上承受的指导学生专题调研的压力,远远大于构思、撰写特色报告。几天的评估结束了,回到家,夫人看到我疲劳和消瘦的样子,吃惊地问我:“你究竟碰到了什么事情?”我还算幸运的,当时有些老师都累病了。现在偶尔跟一群人回忆起当初高强度的评估经历,一个个都充满了战斗的豪情。



成立邓建军校园文化研究会(后改为“邓建军学校文化研究会”),左3为时任党委书记杨兴华,左2为时任党委副书记张涛


被省教育厅领导赞誉为“效果空前”的专题研讨会


四.一筹莫展时想到制订学校文化建设大纲

评估结束,我回到管理系继续上课,只是从此多了个绰号“倪特色”。

然而让人挠头的事情很快来了:学校要申报骨干学校,周大农院长要我撰写一份学校文化建设计划。我搜索枯肠多少天,也没能整出个名堂来。文化建设理论方面,我素无造诣;文化建设实践方面,我没有做过团委书记,压根就想不到可以开展哪些活动——何况特色报告标题的中心词是“学校文化”,其建设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远非开展学生课余活动这一件事。

“搜索枯肠”貌似没有结果,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新的思路出现了:我发现自从特色报告出炉后,很多部门尤其是二级学院,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展跟特色文化有关的活动。这些具体活动或工作,学校层面根本想不到,也没必要去设计、思考、做计划。学校层面只需要出原则、明方向——于是我想到了拟写学校文化建设大纲和大纲实施意见。经过近一年的思考,《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以邓建军精神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建设大纲》和大纲实施意见正式公布。大纲从邓建军精神引申出我们作为高职学院进行学校文化建设的三大原则:倡导自信自强自立原则,引领创新创优创业原则,强化工匠精神培育原则——使全校的各项工作都能从邓建军精神和三大原则中寻找到结合点,为特色文化全员共建创造了条件。

特色报告不是学校文件,而文化建设大纲和实施意见以党委文件的形式发布,弥补了文化建设没有校级文件作为顶层设计文本的缺憾。


邓建军学校文化研究会2015年年会



时任党委书记缪昌武在全国高职传统美德研讨会上介绍我校特色文化


本文作者在江苏省“劳模精神进校园”推进会上进行经验介绍


五.到宣传部做特色文化,各种奖项纷至沓来

2009年年底,我到宣传部负责全面工作,虽然涉及方方面面的事情很多,但我脑子里思考最多的,还是特色文化。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对于学校文化建设来说,则是“我思便有成果”。这里的成果,主要是指文化建设的新点子、新概念、新思路、新实践(活动)。

既然到了宣传部,我自然也就成了邓建军学校文化研究会的会长,这一“长”就“长”到退休。为使以邓建军精神为核心的学校文化与时俱进,研究会根据时代要求,为特色文化适时加入了新的时代元素,作为对文化大纲的更新和补充,并通过党委进行发布:2014年,党委书记发表讲话《邓建军、邓建军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厘清了邓建军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2017年初,党委发布《关于学习余美芳家庭事迹,大力弘扬孝老爱亲感恩知责传统文化的决定》,明确了“以特色人文教育涵养工匠精神”的文化建设新思路;2018年底,党委书记发表讲话《邓建军精神是工匠精神在我校的校本化表达》,阐明了邓建军精神与工匠精神的关系,并明确提出我校师生的共同愿景为:“育养匠心,幸福人生”。

在此期间,研究会共完成省市级文化研究课题5项,发表专题研究论文24篇,有一半以上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有的被人大复印资料收录。为了使学校文化建设路径更清晰,目标更加明确,我专门撰写了一篇论文,将“校园文化”“学校文化”“校本文化”“特色文化”四个概念明确区分开来,创造了“校本文化资源”“发轫点”等概念并进行明确的定义。这些概念和论断,都进入了学校的各种文件、对外宣传稿以及教学成果奖申报等各种材料之中。长期的思考、研究和全校性的实践,我校特色文化形成了自身的语言体系。

在此期间,有件事让我兴奋不已。时任教务处长蒋新萍首创全校性的“‘建军杯’专业技能竞赛节”,每年一届,从2011年开始一直坚持至今(周大农院长2006年就提出了这一设想)。这让我当初在特色报告中提出的“让邓建军精神进入课堂、进入专业教学、进入专业技能竞赛、进入实验实训环节”基本成为了现实。

2010年,特色文化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三等奖,之后又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首届全国机械职业教育素质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以及常州市奖项。获教育部三等奖时,常州科教城管委会还专门发来贺信。学校还因此获得“常州市文明建设标兵”“江苏省文明单位”等荣誉。


六.发现余美芳家庭

2011年,从工会转过来一篇稿件,是模具系一位叫余美芳的辅导员撰写的自述稿,叙述她的家庭从她公公开始,几十年来先后赡养了五位外姓孤寡老人。党委书记杨兴华知晓后十分重视,让工会转到宣传部,让我花点功夫。看到这样的重大题材,我也是如获至宝,于是改写成了一篇通讯《五姓之家的敬老演义》。为了让这个复杂家庭的人物关系更加清晰,那天上午我把余美芳喊到办公室,让宣传部一位老师在余美芳的指导下画出了家庭关系图。

文章先在校园网发表,接着常州日报、江苏工人报、新华日报以及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等数不清的大小报纸和网络媒体相继报道,常州电视台、江苏广播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等都制作了专题节目予以报道,余美芳家庭荣获“全国最美家庭”“全国文明家庭”“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和“全国孝老爱亲最美家庭”等几十项荣誉,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接见。借助余美芳家庭孝老爱亲事迹,学校的美誉度大大提高。

柳暗花明又一村——学校文化建设新的题材来了。


余美芳家庭前后获得几十项荣誉




余美芳家庭关系图


七.“人”的一撇一捺与“双轮联动”

党委书记杨兴华在兴奋之余,多次跟我探讨:我们的特色文化是“以邓建军精神为核心的学校文化”,能不能把“孝老爱亲”也结合进去——八小时以内倡导“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的邓建军精神;八小时以外,倡导“孝老爱亲”——这刚好是“人”的一撇一捺,只有这样,才能立德树人。他让我给“孝老爱亲”再配上四个字,最好是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的四个字,并多次督促我:“别忘了想那四个字啊!”催着催着,两三个月过去了,有一次我乘公交车经过广化桥,脑子里突然跳出一个词语“明礼友善”,马上用短信发给了杨书记,杨书记连连说好。

“爱岗敬业,自强不息”——“孝老爱亲,明礼友善”,两两相对的确很整齐,但是如果不能阐述出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样的结合也就缺乏内在力量,有“硬凑”的嫌疑。后来我购买了一本日本著名工匠秋山利辉的《匠人精神》,方知秋山利辉在培养工匠时将“孝老爱亲”和“感恩”作为必备品德,他认为:“只有经过集体生活,才能培养替人着想、关心他人的心,以及感恩的情感。其中,最重要的是孝心,不孝顺的人不能成为一流匠人。”秋山利辉的论述和实践的成功,给了我底气,我提出二者之间是“双轮联动”的关系,并且将“孝老爱亲,明礼友善”改成了“孝老爱亲,感恩知责”,归纳出以下论断:我们秉承“以特色人文教育涵养工匠精神”的理念,以受到习近平接见的余美芳家庭孝老爱亲事迹为发轫点,引导师生“孝老爱亲,感恩知责”,树立“利益他人、利益社会”的人生志向,放下功利心选择进取心,形成“工匠精神培育”和“感恩知责教育”的双轮联动的学校文化育人模式,培养既有人文底蕴又具工匠精神的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立德树人。我还借助自己纯文科生拙朴的手,设计出了“‘工匠精神培育’和‘感恩知责教育’双轮联动的学校文化育人模式示意图”。有个学机械的老师开玩笑说我那两个轮子“联动不起来”,我辩解说:“示意图示意图,让人知道意思就行了嘛。”我想,如果两个轮子真的符合了机械专业老师的要求,可能会影响画面美感。时任党委书记缪昌武第一次听我宣讲特色文化时,我来了个设问:“‘工匠精神培育’和‘感恩知责教育’二者是什么关系呢?”没等我说出答案,他就抢答说:“是两个轮子的关系。”坐在旁边的校长杨劲松一听乐了:“对对对,示意图上就是‘双轮联动’关系。”

后来学校修改章程,我虽没参加,但我注意到,2021年10月29日经江苏省教育厅核准的《bat365在线平台网站章程》,“爱岗敬业,自强不息”以及“孝老爱亲,感恩知责”等学校文化重要理念,已经进入了学校的“根本大法”。

学校文化新理念、新结构的推出,我一直都是很谨慎的。大约是2019年下半年,我在负责申报一个文化项目时,校长杨劲松提出“要报就按照新的报”。这“临门一脚”,使我下定了决心,“升级版”的学校文化育人模式正式亮相。

在此期间,“余美芳感恩知责工作室”项目获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奋进新时代中华传统美德职教行”优秀品牌项目奖,思政部老师的《中华传统美德之“孝”》获江苏高校微课比赛一等奖。



“工匠精神培育”和“感恩知责教育”双轮联动的学校文化结构图


八.让学校文化“文本化”

让学校文化“文本化”,就是让学校文化的理念、建设路径成为学校的系列文件或主要领导的专题讲话,让学校文化建设过程和成果形成系列的文字,甚至可以结集出版——这一直是我的重要目标。除了学校文化建设大纲及其实施意见、学校文化建设“十三五”、“十四五”规划,以及党委书记的几次重要的文化专题讲话外,我一直想让学校文化的文本更加“厚重”些。2010年,我刚到宣传部时间还不长,设计出了“践行建军精神17项活动”,其中一项就是发动教师撰写“爱岗敬业故事”——此项活动原本的设想是将教师中爱岗敬业的事迹、细节收集起来,但我没有考虑到让教师撰写这样的文字很难达到要求,加上沟通不够,我的思路没能让大家真正了理解,虽然结集成9本材料,内容却并不理想。

2016年年底我离开宣传部,本想彻底放下学校文化转做其他工作,无奈当时的党委书记称我是“学校文化的标签性人物”,坚决不同意我搁笔转行,要求我“人到哪里,就把学校文化研究会带到哪里”。于是“邓建军学校文化研究会”成了我的“蜗牛壳”,跟着我先到了高教所,接着又回到了宣传部,最后到了马院。其实我的“户口”不管到哪里,所做的工作都隶属于宣传部。

2017年下半年,在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上,新上任的党委书记缪昌武代表第一届委员会作工作报告,报告全文一万两千多字,“文化”一词共出现29次,报告中有三段文字集中论述我校特色文化。接着他专程去看望了邓建军,并在教师节跟校长杨劲松一起看望余美芳老师并赠送鲜花。见到我,多次让我“好好做,好好宣传”,有一次还专门电话我让我赶到会议室,问我“邓建军到底属不属于‘大国工匠’?”当我罗列出邓建军是“大国工匠”的诸多依据之后,他心里踏实了。与此同时,校长杨劲松一直都在催促我做一件事——优秀毕业生成才事迹的文本化工作。

研究会是没有太实质性的工作的,所以我将我自己的主要工作确定为:深度采访各专业的优秀毕业生,以“邓建军的校友们”为专栏名称,写成系列人物通讯,使文章成为“用文学的表现手法撰写的优秀毕业生成才研究报告”。文章在校园网和学校微信公众号发表后,反响强烈。文章短则四五千字,长则七八千字,有些老师每篇必看,有的文章甚至连看两遍,部分内容成了专业老师的课堂案例。原计划在今年我的退休之年结集出版,在缪昌武书记和时任宣传部部长檀祝平的催促和支持下,提前一年出版了《邓建军的校友们(第一辑)·匠心花开》。据说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的几位老编辑和新来的社长、党委书记看了书稿后,感觉非常满意,问责任编辑:“这真是高职学院的老师写的?”该书还被常州市全国劳模档案展示馆收藏。至此,“工匠精神培育”和“感恩知责教育”双轮联动的学校文化,其文本化工作,迈出了最为坚实的一步。


时任党委副书记张涛(左2)带领本文作者(左1)采访优秀毕业生,支持作者撰写《邓建军的校友们(第一辑)·匠心花开》



《邓建军的校友们(第一辑)·匠心花开》的另一位作者李颖(右)在采访



时任党委书记缪昌武向邓建军赠送《邓建军的校友们(第一辑)·匠心花开》



邓建军为新生授书《中国技工邓建军》和《邓建军的校友们(第一辑)·匠心花开》



党委书记席海涛(右)、校长杨劲松(左)邀请邓建军回母校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2022年10月28日)


九.十六年岁月的河

我们的特色文化建设,2006年至今已整整十六年。去年在建设学校文化长廊时,我把2006年以来学校文化建设的标志性事件罗列出来,取名为“学校文化建设足迹”,设计师将足迹设计成一条弯弯曲曲的河。我闭着眼睛都能说出这河道里的每一道弯,每一株草,每一根木,每一块石。

2021年,是我们学校文化建设的“大年”之一:《邓建军的校友们(第一辑)·匠心花开》出版了,学校还花60万,建设了学校文化长廊和劳模工匠长廊。

我多次从上海徐家汇中学门口经过,很欣赏他们墙上的铜质浮雕。学校文化长廊的第一块竖板“‘工匠精神培育’和‘感恩知责教育’双轮联动的学校文化育人模式示意图”,就是以类似浮雕的形式设计制作的。当学校文化长廊和劳模工匠长廊安装到位时,我强烈地感觉到,我文化建设使命完成了。


学校劳模工匠长廊



学校文化长廊


十六年来,bat365在线平台网站将特色文化打造成了“有理念、有载体、有实践、有成效、有总结、有影响力”的品牌文化。

如果梳理一下十六年来形成的文化建设载体,我想应该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一会——学校文化研究会;(2)两书——长篇报告文学《中国技工邓建军》、优秀毕业生通讯集《邓建军的校友们·匠心花开》; (3)一节——“建军杯”专业技能竞赛节;(4)多个学校文化实践体验中心——余美芳感恩知责工作室(下设学生社团“馨缘种子社”)、王德林德育工作室(下设学生社团“‘一加’爱心社”)、吴宏胜劳模工作室、韩迎辉江苏工匠工作室、工程师训练营、505 教室、胡格班、杨兆群金坛刻纸大师工作室等;(5)三方面系列活动——新生“学习邓建军 树立新目标”入学教育系列活动、教职工层面的相关活动和学生社团第二课堂相关活动; (6)全方位立体式营造环境氛围——包括: 为当时年仅 37 岁的邓建军塑像,铺建军路、修建军桥、植建军林、建建军班,建学校文化长廊和劳模工匠长廊,立匠心石、感恩石、孔子像、鲁班像,修思源亭,利用各种墙面、马路路标布置学校文化内容,建立学校文化网站, 系统展示学校文化。

对于学校文化建设的成果,我认为应该分成外在成果和内化成果两种。特色文化获得了教育部、江苏省教育厅、常州市委宣传部以及多个协会的多种奖项,江苏省教育厅先后两次发专题简报向全省教育系统推荐——这些应该看作文化建设的外在成果。关键还在于内化成果,就是看对师生、尤其是对学生的影响力,学生出现了哪些改变——这是个似乎有,有时甚至很明显,但又难以琢磨清楚、难以量化的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持续倡导某种理念,辅之以大量有计划、有规模的专题活动,学校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1962年出生的我,2002年调入任教,先后经历了常州轻工业学校、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bat365在线平台网站几个时期,今年就要退休了。花甲之年,因回忆往事而提笔,因感慨岁月而疾书。从教39年,最让我有成就感的,还是2006年至今从事的学校文化建设工作。感谢学校几任领导给了我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我在学校文化的天地里游弋;感谢相关部门和师生十六年来开展的400多次专题活动,共同成就了从一座塑像到一种文化的传奇。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我提出构建以邓建军精神为核心的学校文化时,毛伯民是宣传部部长,他后来升任党委副书记曾主管宣传,对特色文化建设全力支持,“倪特色”这个绰号喊得最多的,就是他。

时近退休,有人跟我开玩笑说:“你退休了,特色文化可能就没了。”我说,时代不管如何变迁,学校不管如何更替,崇尚劳动、崇尚劳模、崇尚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永远不会变,孝老爱亲、感恩知责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永远不可能被抛弃。退休前向刚到任的党委书记席海涛汇报工作和今后设想时,可以看出席书记对已经形成的特色文化特别珍惜,告诉我他正在调研、构思,准备组建“邓建军工匠学院”——显然,这将让我们的特色文化更上一层楼。



党委书记席海涛在邓建军工匠学院揭牌仪式上讲话



邓建军工匠学院揭牌(右1为邓建军,右2为校长杨劲松)



参观邓建军工匠学院实训室(前排从右至左:校长杨劲松、全国劳模邓建军、党委书记席海涛)

好几次遇见退休后已白发苍苍的周大农院长,偶尔提起当初为撰写特色报告从一座塑像开始“编故事”的往事,周院长说:“就这叫‘以评促建’。”

我们都笑了,满是欣慰。


2022年7月10日成文于陕南岚皋大巴山中

翌年10月30日修改于上海龙华寺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