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365在线平台网站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自评报告(2020)

作者:来源:学校主页发布时间:2020年10月19日点击数:18




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




自评报告

2020







二〇二〇年

目录



bat365在线平台网站

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自评报告



1.社会需求能力评估工作情况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职教20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深化办学机制和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高等职业院校全面提高适应社会需求能力和水平,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颁布的《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暂行办法》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评估相关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学校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工作由高水平学院创建办公室牵头负责,并于20206月组织成立了评估工作小组,成员由学校领导、教务处、质量监督与控制处、高教所、人事处、学工处、科技处、人文社科处、校企合作处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同时制定了实施方案,召开了评估工作会议,学习国家、省关于2020年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工作相关文件,解读评估指标体系,对《高等职业院校基本情况表》《高等职业院校师生情况表》和《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情况表》等3张数据表的采集工作进行了任务分解,对数据填报工作及自评报告的撰写进行了部署。20208月各有关部门完成了3张数据表等内容的在线填报,高水平学院创建办公室等部门对3张数据表的数据进行了初审并报学校领导审核。在完成评估数据的信息采集、填报之后,针对评估指标所涉及的内容及学校现状开展了自查工作并形成自评报告。


2.学校发展概况

bat365在线平台网站是江苏省首批示范性高职学院。为区域经济社会培养了五万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院占地面积(学校产权)573369平方米,非学校产权非独立使用99036平方米。学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坚持错位发展,走产学研发展之路,形成与江苏省和常州市主导和优势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度匹配的专业集群,通过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办学特色鲜明、办学机制充满活力、办学优势显著,学校事业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

学校在办学实践中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主要核心指标和办学实力位居江苏省高职院校第一方阵,办学成果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学校入选育人成效50”“国际影响力50,在2019年江苏省地方普通高等学校综合考核中获第一等次。学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二等奖8项。建有数控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两个省级品牌专业,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等5个专业被立项为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骨干专业建设项目。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达31个。学校被江苏省发改委认定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江苏省深度产教融合实训平台互联网+”商务场景实训平台和智能制造生产线实训平台被认定为教育部创新行动计划生产性实训基地。在全国高职院校三大奖项(国家教学成果奖、教学能力比赛、技能大赛)数量统计中,学校位列全国第26位,江苏省第3位,常州第1位。在高职院校竞赛排行榜中,学校位列全国第34位,江苏省第2位,常州第1位。在江苏省职业院校教学大赛中,获一等奖5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2项。在全国高职学科竞赛排行榜中,学校位列全国第76位,全省第10位。学校荣获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奖”“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


3.办学基础能力

3.1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

学校作为全日制公办普通高职院校,办学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事业收入和其他收入组成。学校财务工作克难攻坚,稳步推进,大力增收节支,勤俭办学,保障了学校的正常运转;科学运筹,精打细算,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多渠道筹措资金,全校事业收入持续增长,并再创历史新高。学院生均财政拨款水平2.26万元。年生均财政拨款数达到国家关于落实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的政策要求。随着学校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校的办学经费收入在不断的增长,办学生均经费得到保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3.2生均教学仪器设备

近年来,随着办学经费的逐年增加,学校不断加强办学基础能力建设,加大教学仪器设备的投入,加快教学、实验实训用房的建设速度,为提高办学水平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条件。在加大教学仪器设备投入的同时,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教学仪器设备的管理,提高教学仪器设备的利用率。2017-2019年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等数据如3-1所示。

3-1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万元)

类别

2017

2018

2019

教学、实习仪器设备

资产总值

16551.00

18635.97

20948.69

折合在校生数

9920

9243

10195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

1.67

2.02

2.05

学校2017-2019年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均符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对工科院校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要求。

3.3生均教学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

学院2017-2019年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均符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对工科院校生均教学行政用房要求。2017-2019年生均教学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数据如3-2所示。

3-2生均教学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平方米)

类别

2017

2018

2019

教学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

214487.72

189689

201646

全日制在校生数

9636

8957

9357

生均教学及辅助、行政办公

用房面积

22.26

21.18

21.55

3.4信息化教学条件

学校数据中心接入互联网出口带宽2400Mbps,教学用终端(计算机)数6297台,网络信息点数9210个,无线网络部分覆盖全校,建成了以一个中心(数据中心)、三个平台(公共数据平台、身份管理平台、信息门户平台)、三个网络(有线网、无线网和监控网)”为主体的智慧校园。目前已实现信息化管理范围包括行政办公管理、教务教学管理、招生就业管理、学生管理、顶岗实习管理、教学质量管理、网络课程及教学系统、数据管理系统、校园门户系统、网络及信息安全系统等信息化管理。

随着学校对信息化教学投入的逐年增加,2017-2019年,高性能服务器数量、存储空间裸容量、互联网出口带宽、每百名学生拥有教学终端数等信息化教学条件均有不同规模的增长,累计建成数字资源总量7874GB,上网课程数528门。

2017-2019年,学院每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台数均符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中每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台数的要求。对照教育部《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对高等院校互联网实现互联互通的要求,带宽接入符合要求。

3.5生均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

学校在持续加强实训条件投入的同时,优化配置实训资源,调整实训室功能布局,学校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以基本技能实践、综合实训、顶岗实习为主要环节的实践教学体系。至20198月,学院共建有校内实践基地117个,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11228个,生均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1.20个。

4.师资队伍建设

三年来,增加博士15人,评审正高职称10人、副高职称40人。选聘江苏省产业教授9人、常州市产业教授17人。新增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7人、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2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江苏工匠1人。柔性引进国家级人才、知名专家教授9人。新增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4个、省级优秀科技创新团队1个。学校坚持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并重,发挥教师发展中心作用,通过统一标准、集中考核,协同开展教师教学与实践能力培训。

4.1生师比

2019年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校生数10847人,专任教师数471人。学校还适当任用了校外和校内兼课教师。学院2017-2019年生师比均符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对工科院校生师比要求。2017-2019年生师比如表4-1所示。

4-1 生师比

年份

2017

2018

2019

生师比

17.32

16.14

15.51

4.2“双师型”教师比例

学校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来抓,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学校一直着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专任教师职称、年龄、学历等结构基本合理,职业素养、教学水平高,兼职教师责任心和实践教学能力强,能够满足学校人才工作需要。

学校通过高层次人才的引进、现有教师的培养锻炼提升,双师型教师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位结构均有大幅提升。2017-2019双师型教师比例如表4-2所示。

4-2双师型教师比例

年份

2017

2018

2019

双师型”教师比例

85.98

88.67

90.26


学校为进一步改善双师型队伍结构,制订完善了双师型教师培养管理办法,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依托与学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合作企业为培养基地,进一步拓展了双师型队伍的培养渠道。采取全脱产、减免工作量、给予相应补贴奖励等方式,分期分批的对专业骨干教师进行双师素质培养,帮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引导、鼓励教师自觉地参加培训,使双师素质培训成为教师个人发展的内在需求,以提高教师技术技能。教师下企业经历纳入双师考核标准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3-6个月的实践锻炼,参与生产、管理一线的工程技术攻关和科技研发活动;加强教师下企业的过程考核,与企业、教师签订双师素质培养三方协议,联合有关职能部门、二级学院明确教师企业实践期间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严格执行相关考核制度,培养结束通过考核、汇报等形式对教师在培养期间的工作能力、表现、业绩等进行评价聘请富有实践经验的高层次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担任导师,并进行不定期走访,强化双师培养企业实践环节的双重监督和双向帮扶学校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师资队伍培养规划要求,已基本形成从双师型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的进阶式发展途径。

5.专业人才培养

学校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学校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地方为己任,以企业需求为动力,以校企共赢为目标,聚焦智能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坚持创新驱动、产教融合、共建共享、服务区域的理念,不断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校企互聘”“校企共建实验室”“引企入校”“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一系列校企合作的方式和途径,深化校企合作,探索形成了校地联盟、区校合作,院企融合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建立了学校+地区+园区+行业骨干企业四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平台。通过校地联盟,在苏州、常州等地成立6个区域合作联盟,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落地;通过区校合作,建设智能制造跨企业培训中心、西太湖现代服务业学院等;通过院企融合,与江苏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新华三集团、亨通集团、灵通展览等江苏首批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行业领军企业紧密合作共建企业学院。新增省级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2个,立项省级产教融合集成平台培育项目1个。校企共同体恒立学院和智能制造跨企业培训中心2个校企深度合作项目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企合作、双百计划典型案例。bat365在线平台网站政产学研创一体化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入选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年度质量报告。

学校构建并实施国家级—省级—院级三级技能大赛选拔机制,实施工匠人才培养工程,强化人才培养质量,获得了突出的成果。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8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4项;在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14项、二等奖22项、三等奖22项。在创新创业国赛、省赛中,获一等奖4、二等奖6、三等奖9实现高职院校在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零的突破。

5.1课程开设结构

近三年来,学校重视课程体系的构建,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学校基本建立一套学生综合素质和技术技能提高并重,突出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建立与工作岗位能力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相对接,形成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

2018-2019学年学校“纯理论课”A类、“实践+理论课”B类和“纯实践课”C类三种课程比例情况见下表5-1课程开设结构。

5-1课程开设结构

开设课程总数(门)

1623

比例%

其中
(门)

A类课程数

417

25.69

B类课程数

662

40.79

C类课程数

544

33.52

5.2年生均校外实训基地实习时间

学校基于人才共育、基地共建、人员互聘的思路不断加强校企合作校外实训基地基地建设,稳定实习实训基地数量,拓展基地功能定位,注重基地内涵建设。学院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336个,2018学年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时总量(人日)349465,年生均校外实训基地实习时间39日。

5.3企业订单学生所占比例

学校不断挖掘有合作潜力的企业开展订单培养,进一步发挥订单培养在推动毕业生优质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学校接受企业订单学生人数,占学生总数的比例达12.07%

5.4年支付企业兼职教师课酬

学校充分发挥合作企业的优势,成立校企合作处,择优聘用企业兼职老师来我校担任顶岗实习、部分实习实训指导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三年来,我校支付企业兼职教师的课酬总额稳中有升,兼职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灵活多样,丰富多彩,教学效果良好,在强化学生实践技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了校内同行和学生好评。年支付企业兼职教师课酬见下表5-2

5-2年支付企业兼职教师课酬(万元)

类别

2017

2018

2019

支付企业兼职教师课酬总额

283.60

268.22

499.98

5.5企业提供的校内实践教学设备值

2017-2019年,企业提供的校内实践教学设备值累计值分别是1223.03万元,1453.03万元,3798.03万元,总体呈现正向增长态势。企业提供的校内实践教学设备值见下表5-3

5-3企业提供的校内实践教学设备值(万元)

类别

2017

2018

2019

企业提供的校内实践教学设备值

1223.03

1453.03

3798.03

5.6专业点学生分布

学校主动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适应当地产业发展,重点建设相关专业群,我校现有49个专业,大类专业学生分布详情见表5-4

5-4  2018-2019学年专业点学生数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学生数

1

环境工程技术

520804

54

2

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

530304

77

3

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

530602

419

4

建筑装饰材料技术

530703

37

5

机械设计与制造

560101

421

6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560102

177

7

数控技术

560103

272

8

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

560106

66

9

模具设计与制造

560113

217

10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

560204

71

11

机电一体化技术

560301

877

12

电气自动化技术

560302

372

13

工业机器人技术

560309

227

14

无人机应用技术

560610

44

15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560702

327

16

精细化工技术

570205

24

17

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

580101

167

18

药品生产技术

590202

161

19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

600601

123

20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600606

1131

21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610101

234

22

光电技术应用

610116

136

23

物联网应用技术

610119

266

24

计算机应用技术

610201

444

25

计算机网络技术

610202

442

26

软件技术

610205

306

27

会计

630302

507

28

统计与会计核算

630402

226

29

国际贸易实务

630501

59

30

国际商务

630503

58

31

市场营销

630701

183

32

电子商务

630801

280

33

移动商务

630802

7

34

物流管理

630903

352

35

旅游管理

640101

156

36

酒店管理

640105

370

37

烹调工艺与营养

640202

68

38

广告设计与制作

650103

146

39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650104

141

40

产品艺术设计

650105

39

41

室内艺术设计

650109

259

42

环境艺术设计

650111

208

43

广播影视节目制作

660203

14

44

影视动画

660209

29

45

商务英语

670202

52

46

旅游英语

670204

68

47

文秘

670301

25

48

休闲体育

670404

50

49

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

690306

458

5.7专业与当地产业匹配度

我校建立常态化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紧紧围绕办学特色和优势,规范专业设置,立足常州、面向长三角,紧贴市场、紧贴产业、紧贴职业技能,参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围绕互联网+行动、《中国制造2025》等要求,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实际,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技能、能力要求,对接行业企业转型升级需求开办专业,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全程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校企共同分析岗位能力与职业素质,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开发核心专业课程,校企共同构建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真正将专业办在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兴奋点上,成功打造出一批优势专业。学校围绕江苏省产业发展重点,主动对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布局构建了数量适宜、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形成了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智能制造、智能控制、现代服务、人工智能九大专业群涵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轻工纺织、交通运输、食品药品与粮食、生物与化工、旅游、财经商贸、土木建筑、能源动力与材料、新闻传播大类、教育与体育、文化艺术等13个高职专业大类。其中教育部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专业2个、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项目2个、江苏省重点专业群3个、江苏省高水平骨干专业5个、江苏省特色专业5个。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21个支柱产业相关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等28个专业为紧缺行业相关专业,专业与当地产业匹配度100%

6.学生发展

6.1招生计划完成质量

学校通过认真分析国家及江苏省招生政策与形势,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加大统招招生、自主招生及面向社会招生力度,科学合理安排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研究不同省份考生对不同专业的需求,保证省外生源的落实;利用招生网站、招生期刊、海报和简章及组织现场咨询会等多种形式开展招生宣传;加大重点省份、重点学校,尤其是在已建立稳定关系的生源学校内部的宣传力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生源数量及质量不断提升。

学校立足江苏、服务长三角,根据服务区域经济和行业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积极围绕市场需求,深入开展行业企业调研,及时调整各专业招生指标等要素。学校在省内13个地级市招生,外省招生增加至14个省份,包含安徽、浙江、江西、山西、河南、贵州、甘肃、四川、宁夏、广东、广西、河北、湖北、云南等。2019年招生录取数稳中有增,生源类型分为统招招生和面向社会招生等自主招生形式,实际招生数情况如表6-1所示。

6-12017-2019年招生情况

招生类别

2017

2018

2019

统招招生

计划招生数

3226

4000

4453

实际招生数

2406

3763

3854

其中
面向社会招生

计划招生数

/

/

600

实际招生数

/

/

1043

6.2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

2017年,有2789人获得国家颁发的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有523人获得社会认可度高的其他证书2018年,有2626人获得国家颁发的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有503人获得社会认可度高的其他证书。在2019年,有1428人获得国家颁发的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有1287人获得社会认可度高的其他证书2017以后因为职业资格目录在调整,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人数有所下降。

6-2 学校2017-2019年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数

类别

2017

2018

2019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职业资格证书获得数(中、高级)

2789

2626

1428

社会认可度高的其他证书获得数

523

503

1287

6.3直接就业率

学校就业工作以毕业生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为追求,聚焦服务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对接产业,服务企业,取得了毕业生自我价值实现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学校不断完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构建与政府、行业、企业等深度交流合作平台,强化实习就业基地建设,定期举行各类大中小型人才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较为稳定的就业渠道和充足的就业岗位,保障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学校培养大量的合格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地方经济持续发展,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区域贡献度明显上升。麦可思数据显示,我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在就业率、月收入、就业现状满意度、校友推荐度和满意度以及就业指导满意度等方面都高于全国同类院校平均水平。学校2017-2019届毕业生直接就业情况见表6-3

6-3学校2017-2019届毕业生直接就业情况

类别

2017

2018

2019

毕业生人数

3405

3296

2785

直接就业人数

2508

2446

1810

直接就业率

73.66

74.21

64.99

6.4毕业生就业去向

2017-2019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主要为中小微民营企业,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及基层就业比例高,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细胞提供了动能支撑,2017-2019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见表6-4

6-4 2017-2019届毕业生就业情况一览表(人数)

类别

2017

2018

2019

直接就业数

2508

2446

1810

其中

自主创业数

2

3

4

中小微及基层就业数

2416

2372

1808

500强企业就业数

2

22

30

7.社会服务能力

7.1政府购买服务到款额

学校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和继续教育学院,面向社会开展短期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发挥专业优势,为企业培训业务骨干。学校在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指导下,统筹推进本地区社区教育发展,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2017-2019年,学校获得的政府购买服务到款额逐年增长,详情见表:政府购买服务到款额2017年为798.18万元;2018年为1008.89万元;2019年学校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经费为880.76万元,基本保持平稳。政府购买服务经费详见表7-1

7-1政府购买服务经费(万元)


2017

2018

2019

政府购买服务经费

798.18

1008.89

880.76

7.2技术服务到款额

学校发挥自身优势,深入加强校企合作,增强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能力,实现多层次、多领域为企业提供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学校坚持专业群服务产业群、产学研用相结合原则,依托优势专业集群,重点打造一体两翼产教融合大平台,以学校为主体,以武进国家高新区和西太湖科技产业园为两翼,搭建融实践教学、技术服务、创新创业、技能鉴定和职业培训于一体的产教融合大平台,校企共同开展关键技术研究与项目开发,充分发挥平台的资源共享及示范辐射作用。

学校充分发挥职业院校优质教育资源和培训平台的作用,面向技术技能人才紧缺领域,面向企业员工、农民工等重点人群,通过移动教室”“企业学区等方式送教上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助力地方产业升级和脱贫攻坚。2017-2019年技术服务到款情况如表7-2所示。

7-2技术服务到款(万元)

类别

2017

2018

2019

技术服务到款

纵向科研

30.30

69.45

145.50

横向技术服务

306.30

1231.80

2139.73

培训服务

789.36

964.84

929.18

技术交易

306.30

270.89

590.00

8.存在问题与举措

8.1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学校服务社会需求能力稳步提高,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与学校办学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有待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提高

1)教育教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随着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生源结构与以往相比发生较大变化,由过去单一的普通高考录取过度为普通高考、对口单招社招等多渠道录取。针对生源结构的变化,如何在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及专业教学标准的构建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以进一步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特色,将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

2)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近年来,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大幅增长,师资队伍规模逐年上升。如何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升教师综合能力,强化骨干教师培育,重点打造优秀团队,已经成为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随着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来自企业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与工程师、能工巧匠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但管理还有待加强。

3)社会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不仅承担着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责,也承担着通过技术技能的传承积累与创新服务社会的重任。学校近几年的科研成果与服务社会的能力不断提高,但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将学校的办学优势转化为技术技能的积累与创新优势,促进先进技术的转移扩散和转化应用,最终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8.2改进举措

学校正处于推进高质量发展、争创高水平院校的关键时期,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发展任务异常艰巨。学校将聚焦内涵式发展,有效对接长三角产业发展,精准实施863计划,优化专业布局,不断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创新校企合作育人举措,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1)强化办学特色,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学校积极服务“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倡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国家战略、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以及常州市五个明星城建设,遵循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以服务社会和江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专业建设的出发点,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强化工业特色、提升办学质量涵,使专业群建设整体水平显著提高,争创省级高水平专业群

2)加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学校将从适应社会经济和地方产业发展的需要出发,实施多元化的用人机制,努力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和氛围;锐意改革,引进、培养和用好人才,促进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切实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不断改善和优化师资队伍的结构、数量和质量,以适应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对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学校将立足发展需求,遵循教师发展规律,以提升教学和管理胜任力为重点,制订并实施学校教学及管理队伍能力提升计划,不断提高教职员工的专业化水平。通过加强教师培训培养,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能力

3)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做好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共建教学资源等工作。扎实做好校企共建产教融合集成平台和跨企业培训中心,加强生产性实习实训,推动实习管理精细化,为现代学徒制的积累更丰富的经验。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拓展合作领域,使学校产教深度合作实力显著增强。

4)推进新工科、新文科教育教学改革,将新知识、新技术、新材料与新工艺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增强专业与职业的吻合度,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对接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更新课程内容,建立突出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培养与训练的课程标准,加大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建设力度,强化校企联合开发课程,使课程质量明显提高、课程资源更加丰富,有力地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5)加强教学信息化建设,促进现代教学模式升级顺应教育信息化和互联网+”发展趋势,通过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室、升级建设多媒体教室、专业教学资源库和在线开放课程平台、普及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建立健全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考核评价体系等措施,全面提升学校教学信息化水平。

6)强化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工作,落实诊改,不断提高学校数治治理水平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念,通过学校层面的顶层设计、质量标准制定并监控;二级学院(部)层面的全面实施并监控;教师层面的自我监控和互评;学生层面的全程参与和评价;专业层面的自主监控与评估;课程层面的自主监控与评估,实施学校、二级学院(部)、教师、学生、专业、课程“六维”监控,实时监测比对人才培养工作核心要素的各项指标,构建起决策指挥、质量标准、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测诊断和改进提升6个运行系统,重点开展专业、课程、课堂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教学管理质量、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综合素质、学生成长环境、服务质量等专项诊改。

7)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对接。学校将形成适应社会需求能力发展要求,建立基于“1+X”证书的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和学分银行,开展职业教育、社区教育、社会培训等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积累、认定,建立终身学习成果档案,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